編者按
2020年綠色商業、綠色產業理念、價值觀已經深度全面注入房地產行業,房地產經濟正在進行一場向綠色可持續發展升級的過程。如果說過去的15年,政府有決心、開發商有意愿,就能將綠色建筑進行推廣普及。那么接下來的15年,“營造美好的生活理念”,與自然和諧共生,正是一場綠色商業和綠色生活價值觀革命的開始。
牛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可以計算天體運行的軌道,卻無法計算人性的瘋狂。”
這種瘋狂表現在過去的商業逐利、經濟發展中更甚。可是,這種瘋狂已經不再受到歡迎。綠色商業、綠色產業鏈已經越來越被房地產行業認識、遵循和追求。
2020年11月,由中國房地產報和友綠智庫評選的2020中國房地產綠色開發競爭力指數50強的入選房企中,已有10家公開承諾公司新建建筑100%符合綠色建筑標準,包括朗詩地產、當代置業、中國金茂、萬達集團、萬科集團、瑞安房地產、中國葛洲壩地產、金融街控股、世茂集團和中梁地產集團。
這一場綠色商業的升級戰中,中國房地產報舉起了行業綠色大旗,來自中國房地產報和檸檬樹研究發布的《中國綠色地產發展研究報告》(2011~2019)顯示,2019年由房地產企業申報的綠色建筑面積占比從2006年的46%提升到了82%。
2016年以來,頭部房企逐漸將自身業務重心轉移到以綠色建筑、健康環保等理念為核心的地產開發和科技創新相結合的道路上。《中國綠色地產發展研究報告》統計的數據顯示,碧桂園集團近年來申報的綠色建筑面積已達4億平方米,為整個行業之最;萬科集團緊隨其后,申報的綠色建筑項目超過1100個。此外,萬達集團申報的綠色建筑運行標識數量已達232個,成為行業佼佼者。
目前,滿足國家強制性要求的“合規性”仍是大部分房企打造綠色建筑的最大驅動力。但有部分企業將申報綠色標識作為檢驗科技創新的成果之一,比如綠色科技地產的標桿企業朗詩和當代。此外,絕大多數房企都將實踐綠色建筑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方式之一。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我們每個人在感受活著的珍貴與艱難,同時也在反思個人和行業的作為。
城市的起源之處,就是人的活動。建設活動消耗了自然界資源的40%以上,產生了超過50%的垃圾,排放了50%的溫室氣體。綠色建筑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人類對工業文明的反省。綠色建筑要求在全壽命周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這是一種有機生活方式。
2020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推動建筑行業減排、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毋庸置疑是實現2060年碳中和這一宏偉目標的重要環節之一。
無論是“我想住得舒服一些”的疫情后遺癥,還是疫情中調查的5266個家庭中有56%的人想立馬換房,可以預見,疫情后的住宅發展將會有巨大變革發生。這也是綠色建筑的使命:民生福祉。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房企新發布的產品線,無論是朗詩地產的“自由方舟”健康住宅,華發推出的全新“6+1”優+產品體系,保利全生命周期居住系統2.0——WELL集和社區,中梁的4.0產品以“9+N社區美好模塊”,還是美的置業的5M健康社區產品等,均以健康、智慧為核心性能,滿足每個個體對健康、舒適和高效使用空間的期待。
房地產行業對綠色建筑、綠色商業的共識是,當房子不再成為炒的標的,而是給人居住,它必定要回歸本源的價值,擁有未來的價格。住宅綠色性能導向會是未來建筑業發展和房地產商業價值觀無法避開的發展之道,既是技術體系出發點,更是未來價值體系的交換點。
這是一場綠色、生活價值觀的革命,從2021年起會繼續深度演變,毫無疑問,其表現出來最具象的特征將是提供一個個有溫度的建筑,建設一座座美好而幸福的城市。
數 據
15億平方米
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重達到50%,累計綠色建筑面積超過15億平方米。
46.5%和51.3%
2020年,全國建筑全過程能耗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46.5%;全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的比重為51.3%。
榜樣
三星級綠色建筑全國最多:朗詩引領綠色地產
朗詩以綠建科技起家,在2020這個行業轉型的關鍵歷史節點,推出新一代綠色健康建筑——自由方舟、啟動綠色經濟總部園區、升級綠建研發基地,面向新建及存量建筑、住宅及公建,積極探索從低碳建筑到零碳建筑,再到增能建筑的可行之道。
“自由方舟”是一個更自由、智慧地營造健康、舒適、節能的室內人居環境的產品,擁有眾多獨立知識產權,包括申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著作權等100+項專利。
在由中國房地產報和檸檬樹發布的《中國綠色地產發展報告2020》報告中顯示,朗詩地產申報了全國最多的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是中國被動式建筑理念的倡導者、推動者和引領者。朗詩地產在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數量占公司申報的全部綠色建筑比例最高達到55.8%。
綠建科研實驗室:中國金茂打造“黑科技”基地
從2011年開始,中國金茂就堅持以綠色戰略為主戰略之一,始終提倡全周期的綠色理念,并創造性地總結出生態城市、生命建筑、零碳運營三大方向,實現了“臻綠品質”的戰略布局。
2020年8月,中國金茂科技創新迎來新陣地——金茂綠建科研實驗室成立。在這個“黑科技”秘密基地中,金茂展開了一系列關于未來人居、未來城市的探索。金茂綠建科研實驗室成立,形成智慧能源、科技住宅研發-生產-應用的完善產業鏈。
截至2020年12月,中國金茂累計獲得綠色建筑標識219個,已投資、建設、運營城市、區域、項目級能源站54個,金茂能源站預計每年碳減排量超過37萬噸。此外,金茂綠建在蘇州獅山、成都東部新區等城市布局智慧能源項目,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發行綠色債券22億美元:當代置業領先行業
當代置業截至目前獲得50余項國內外綠色建筑獎項,包括美國綠色建筑協會LEED-ND認證,國內最高三星級綠色建筑運營標識住宅類項目3個。當代MOMA榮獲全國首個住宅類健康三星運行標識,是全國首個續評三星級綠色運營標識的項目,北京通州“當代建筑&藝術博物館”成為全球第一個獲得AH國際認證的博物館項目,佛山當代萬國府MOMA榮獲中國首批三星級健康建筑設計標識。當代置業還積極開展綠色住宅實踐,已有28個項目獲得綠色住區認證。
當代置業從2000年開始定位綠色科技發展之路,2003年SARS前后即發起10萬份健康人居環境大調查,第一個恒溫恒濕恒氧恒靜的MOMΛ也因此誕生。除此之外,當代置業是目前房地產行業的“綠債之王”,從2016年首發綠債開始,到目前累計發行綠債22億元美金。
榜 樣
2020,朗詩綠色建筑的創新與實現
中房報記者 焦玲玲丨北京報道
2020年12月,在由中國房地產報和友綠智庫推出“2020中國綠色建筑TOP排行榜”中,朗詩以強大的綜合實力力壓群雄,摘得“2020中國房地產綠色開發競爭力TOP10”第一名桂冠。
創立于2001年的朗詩,憑借多年的綠色開發經驗和豐富的項目運作經驗,在豪強林立的地產行業中,一直主打綠色科技差異化產品而聞名。
在2020年這個行業轉型的關鍵歷史節點,朗詩推出新一代綠色健康住宅“自由方舟”、啟動南京綠色經濟總部園區、升級太湖綠色研發基地,在持續為中國綠色建筑行業發展提供新范本的同時,也為朗詩自己邁入20周年奏響了序曲。
“朗詩應當成為一家有鮮明價值觀的公司。”朗詩控股集團董事長田明認為,朗詩作為綠色先鋒企業,有意愿、有能力、也有責任在國內樹一個標桿,“它是引領未來的,是帶有引領性的”。
自由方舟:健康住宅新范本誕生
2020年4月,朗詩推出了新一代住宅產品——“自由方舟”健康住宅,為中國綠色建筑升級提供了全新的范本。
“自由方舟”是一個更自由、智慧地營造健康、舒適、節能的室內人居環境的產品,擁有眾多獨立知識產權,包括申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著作權等100+項。
相比前幾代朗詩科技住宅產品,“自由方舟”健康住宅創新性地采用集中能源和戶內系統相結合的創新形式,是朗詩對人類居住的“自由”邊界的又一次探索。
具體來說,在保證室內環境健康的基礎上,朗詩從空氣、溫度、濕度、聲環境、光環境、水環境等方面入手,最終實現溫度自由、濕度自由、新風自由、聲光自由、智控自由、預約自由、用能自由、空間自由八大自由主張。
朗詩控股集團副總裁、首席技術官謝遠建表示,“自由方舟”把傳統房地產產品向現代工業化產品推進了一大步。
目前,“自由方舟”健康住宅已在中山、南京、蘇州、成都、開封相繼落地,并計劃在北京、西安、惠州等全國多城落地。南京朗詩綠色經濟總部園區效果圖
南京朗詩綠色經濟總部園區效果圖
隨著“自由方舟”健康住宅新范本的發布,將會帶動房地產行業產品品質的整體提升,朗詩探索好房子的愿景也從未停止。
南京綠色經濟總部園區:全國首個大型商用增能建筑落地
在田明看來,朗詩在近二十年的發展中積累的很多關于綠色建筑、節能、空氣質量、環保的經驗,不僅對住宅有用,對其他的公建都會有用處。
2020年10月29日,南京綠色經濟總部園區——朗詩綠色中心舉行啟動儀式。南京朗詩綠色中心位于紫金山麓,是朗詩控股集團與南京交通產業集團聯合開發打造的綠色商辦項目。
園區積極踐行綠色開發理念,因地制宜地采用300余項專利技術,涉及增能建筑、健康辦公樓宇、綠色健康生態主題館、海綿園區、智慧園區等九大創新。
其中,朗詩控股集團所在辦公建筑將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辦公增能建筑,也就是說,這棟建筑產能大于建筑耗能,充分實踐生態與經濟共生。增能建筑是在綠色建筑、節能建筑理念上的又一個升級,而真正可商用的增能建筑,也為未來的綠色建筑發展指明了方向。弗勞恩霍夫會議樓
弗勞恩霍夫會議樓
此外,園區嚴格按照美國LEED、WELL雙鉑金認證,綠色建筑三星,德國DGNB,英國BREEAM五大標準打造,以國內外頂尖綠色建筑標準、“健康、舒適、智慧、節能、環保”的綠色辦公體驗開創了EOD生態產業辦公模式。
作為朗詩控股集團打造的高標準、高規格、定制化的綠色總部辦公項目,南京朗詩綠色中心不僅是總部基地,更是朗詩品牌示范基地。園區將建筑與綠色科技緊密結合,充分融合周邊歷史人文環境,約14萬平方米的總建筑面積囊括朗詩及南京交通產業集團自用總部、定制化總部、自配商業等業態組團,是低密度花園式辦公標桿。
就整體而言,能夠入駐這一園區總部的一定是有環保、節能、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企業。朗詩地產、朗綠科技、朗詩綠色生活以及南京交通集團旗下公司,將會成為首批入園企業。
朗詩技術研發“彈藥庫”:太湖綠建研發基地二期啟動
當下,中國確立了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遠大目標,因此發展零能耗建筑是大勢所趨,作為耗能大戶的建筑行業更應該先行。田明指出,朗詩多年來通過“被動式建筑技術”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已實現80%以上的建筑節能率,遠超國家標準。蘇州 朗詩·尚璟名筑
蘇州 朗詩·尚璟名筑
作為朗詩技術研發“彈藥庫”的朗詩太湖綠建研發基地,除了滿足朗詩各事業部對科技創新與產品迭代的需求,還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助推被動式建筑在中國的應用和發展。
朗詩太湖綠建研發基地占地面積61.32畝,總建筑面積約4萬平方米,一期建設于2011年10月啟動,全部規劃設計由德國和日本兩國專業團隊聯合完成,先后建成了完全復制歐洲木結構低碳建筑的弗勞恩霍夫會議樓,國內夏熱冬冷地區第一個被動式建筑——布魯克被動房,可以滿足朗詩各事業部需求的建筑實驗樓,以及國內首個無添加住宅等代表性建筑。
高水準、高質量的綠建研發與創新實踐成果,讓朗詩太湖綠建研發基地獲得社會各界的認可,先后入選首批中國綠色建筑推廣示范基地,長江中下游地區唯一的國家級綠建研發示范基地、國家級綠建研發示范基地等。
值得關注的是,綠建研發基地二期建設已于2020年12月啟動,將增加一棟綠色酒店、兩棟實驗樓、一個綠色試驗別墅群,未來該基地將要打造成一個海綿社區。
其中,綠色酒店面積約17400平方米,將結合被動式設計理念和主動式綠色技術,打造成可召開精品國際會議、匹配高品質會議、接待、行業論壇、商務宴請等不同場景的服務空間。兩棟實驗樓的建成將進一步提升朗詩在空氣品質實驗、人居環境實驗、數據中心、科技展覽、信息交互及綠色辦公空間等方面的研發能力,在綠建研發探索之路上發揮更大的自主能動性。綠色實驗別墅群將用于各種不同建筑風格下,各類綠色技術與智慧人居環境的研究。
謝遠建表示,綠建研發基地二期建設完成后,將積極開展與國內外學術機構及行業組織的各類研發合作,使基地成為集綠色建筑研發、檢測、展示、培訓和交流于一體的綠建公共平臺。
結語:“自由方舟”健康住宅、綠色經濟總部園區南京朗詩綠色中心、朗詩太湖綠建研發基地,從積極探索低碳建筑到零碳建筑,再到增能建筑,每一個創新性綠色建筑項目的建設和投用,都代表著朗詩在綠色建筑領域不斷用大膽創新引領行業綠色發展。在助力零碳中國目標之下,朗詩再次嘗試著站在時代的前沿,向更遠的未來進行展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