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炎熱沉悶,室內涼爽清新,但室內又沒有安裝空調。這是記者6月9日采訪株洲市偉大集團青龍灣新區節能房體驗館時“體驗”到的感覺。工作人員介紹,這種建筑叫“被動式建筑”,通過自然通風、智能化遮陽、室內非供暖熱源得熱等節能手段,可保證室內溫度常年保持在20至26攝氏度。
目前,株洲市正在大力推廣這種可最大限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的綠色建筑。短短5年間,綠色建筑面積已達126萬多平方米,規模位居全省前列。
綠色建筑節能、節水、節材、節地,成為建筑業低碳轉型的主要類型。2012年,株洲云龍發展中心成為我省第一個投入使用的“三星級”綠色建筑,全年總能耗相當于普通建筑能耗的70%,成為國家級綠色建筑示范項目。
去年,株洲市出臺了專門的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決定加大財政投入、制定激勵政策。要求充分考慮株洲自身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氣候條件和建筑特點,合理制定綠色建筑發展規劃和技術路線,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逐步由政府引導向市場需求拉動轉變,從整體上推動“綠色建筑”發展。
在市政府支持下,株洲偉大集團與德國專家合作,開發建設了充分體現綠色建筑理念的株洲青龍灣田園國際新區和市民中心項目,使之成為國內首個夏熱冬冷地區被動式低能耗住宅項目,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單體被動式低能耗建筑。這種上世紀90年代起源于德國的建筑,充分采用各種節能技術,脫離傳統的供熱和制冷方式,充分利用室內生活熱量和可再生能源,實現全屋無需使用空調、地暖、加濕器、吸塵器,其能耗僅是傳統建筑的20%。
目前,株洲市已有12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設計標識,并正在重點推動云龍示范區國家綠色生態示范城區建設,最終帶動全市綠色建筑集中連片推廣。根據規劃,到2020年,該市城區60%以上新建建筑將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并創建2個以上綠色生態新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