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綠色建材到綠色裝配,再到對建筑的綠色化改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綠色建筑“走進”了大眾生活。這些綠色建筑在助力節能降碳的同時,也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什么是綠色建筑?綠色建筑是指在全壽命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
隨著我國“雙碳”目標的持續推動,綠色建筑也逐漸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認同。綠色建筑內外因素的有序循環與轉換,可很大限度地減少碳排放,減少環境污染,降低資源與能源消耗。綠色建筑不但可以為我們打造一個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還可以減輕建筑對環境的負荷,達到建筑與人及環境可持續發展。
住房城鄉建設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經超過90%,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而且借助“被動房”、“光儲直柔”等先進技術手段,中國綠色建筑實現跨越式增長,深刻影響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什么是“被動房”?被動房是指僅通過新風系統的后冷卻或熱補償來實現熱舒適的建筑。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解釋,就是被動房通過給整個建筑物“穿衣戴帽”來提高建筑保溫隔熱性能和氣密性。通過對自然通風、日曬采光等被動熱源的充分利用,降低建筑物的碳排放。
被動房的外墻厚度超過500毫米,其中包含200—325毫米的保溫層。被動房不僅僅外墻與普通建筑有明顯不同,其窗戶也表現出很大差異。被動房的窗戶有符合標準的節能窗3—4層,并且玻璃層間還灌入惰性氣體,另外還配備了可升降的外遮陽設備,極大地降低了熱傳導和熱流失。
被動房除保溫層外,另一個核心裝備就是它的新風系統。使用這個系統之后,室外的新鮮空氣在進入室內前,首先要經過深埋地下的進氣管,進氣管利用地面余溫將其預熱至5攝氏度,此后這些空氣再經由送風設備過濾、滅毒、殺菌,并通過新風換氣機與室內渾濁氣體熱交換,吸收其80%的熱量,保證了室內空氣質量清新且溫度適宜。這樣的被動房不但具有很高的舒適性,其能耗也大大低于傳統建筑,是名副其實的綠色建筑。
接下來,我們來說一下上面提到的“光儲直柔”技術,“光”是在建筑區域內建設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儲”是在供電系統中配置儲能裝置,用電低谷時將富余電量儲存、用電高峰時釋放電量;“直”是形式簡單、易于控制、傳輸效率高的直流供電系統;“柔”是建筑根據清潔能源的發電情況,柔性調節建筑用電需求,使建筑用電與清潔能源發電實現實時匹配。
“光儲直柔”技術有兩種方式可以完成減碳目的:一是建筑的儲能系統,可將光伏發電裝置發出的多余電量儲備起來,根據用電需求隨時調節電力供給。這種方式與傳統的煤炭等能源發電相比,零碳排放,建筑還可以作為一座綠色“充電寶”使用。二是通過直流電器的使用,形成用電柔性度,更大程度使用光伏綠電,實現建筑用電的自我調節和自主優化,使建筑成為清潔能源的存儲與調節者,有力促進節能減碳。
在“雙碳”背景下,綠色低碳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建筑行業作為全面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載體,正在不斷為我們營造生活中的“綠色氛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