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筑材料大都用鋼筋和混凝土,采用純木建造的木結構大樓您見過?6月18日,煙臺住博會盛大開幕。19日,參會領導和嘉賓來到目前國內首個6層木結構裝配式建筑項目考察。該項目的建成,既是煙臺市綠色建筑產業創新發展的里程碑,又標志著我國木結構多層建筑邁出了突破性發展的關鍵一步。
不走進內部,你很難發現它是用實木建造的。木墻、木梁、木柱、木地板……進入研發中心,映入眼簾的都是實木。項目已完成工程封頂,現處于裝飾裝修階段,預計8月竣工。該項目位于市蓬萊區劉家溝鎮,整體裝配率達75%,符合國家級二星級綠色建筑標準,并成功榮獲“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工程”。
建筑方案設計充分體現了蓬萊傳統建筑文化元素,結合蓬萊地方民居特色,提煉出了錯落有致的屋頂造型。研發中心作為現代建筑,在設計中并沒有完全照搬傳統形制,而是做了簡化,在現代造型中體現傳統建筑的特色。材質選用淺黃色仿木掛板,米色仿木涂料,令建筑既符合經濟、適用、美觀的原則,又表達了結構形式和材料本身的美觀,在輪廓上勾勒出醒目的天際線。
研發中心縱向長60多米,橫向18米,傳統原木不能滿足受力和變形要求,因此采用膠合木構件作為梁柱承重構件。辦公樓部分空間單跨達到18米,屋蓋采用膠合木桁架形式。木結構承重構件采用標準化、模數化設計,減少了構件種類,提高了裝配化效率。研發中心外立面采用木質掛板結合涂料墻面,充分體現了兩種材質的表現力。
大樓是目前在建的最高木結構辦公樓,在設計中全面采用了BIM一體化設計技術。許希展解釋說,“通俗點說,就是在電腦中建模,對每個部件進行編碼,生產完部件后拉到現場進行組裝,有精度高、速度快的特點。”
在建造過程中也遭遇了許多難題。因為根據消防要求,木結構建筑一般不得超過3層,且每層消防分區不能超過600平方米,經參建單位和各級主管部門多方努力,成功突破多層層高與消防防火分區兩大技術難題,最終正式通過消防評審。
研發中心秉承“四節一環保”(既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建筑理念,嚴格按照二星級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和施工。運用超低能耗外墻及門窗圍護系統技術、光伏電板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屋頂綠化生態綠化綜合技術等多項先進技術,是全省首個真正意義上的木結構二星級綠色建筑。
純木結構的研發中心能夠在蓬萊落地開工并不是偶然。近年來,蓬萊區不斷深化建筑產業結構調整,重點培育壯大綠色建筑,尤其是裝配式建筑產業,為研發中心順利啟動奠定了扎實的產業基礎。
近年來,蓬萊區成立綠色建筑產業發展辦公室,以政策引導促行業創新,以龍頭引領促企業集聚,先后吸引中建材、隆和節能等20多家綠色建筑企業落地,目前已初步形成鋼結構、木結構、PC部品部件及保溫裝飾一體化生產的裝配式產業鏈條,連續多年在煙臺地區裝配式建筑工作綜合評比中排名首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