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提高建筑品質、提升居住的健康舒適度,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徑.裝配式建筑通過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建筑品質。發展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是實現綠色發展、建筑工業化的典型代表,綠色、可循環的理念體現在建筑設計、施工、建造、拆除及異地重建的全壽命周期,因此鼓勵、優先發展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是推動綠色建筑發展,實現綠色與創新技術的融合。
鋼結構是天然的裝配式結構,但并非所有的鋼結構建筑均是裝配式建筑,鋼結構的裝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廠化生產的鋼結構部件,在施工現場通過組裝和連接而成的鋼結構建筑。好的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必須是鋼結構、維護系統、設備與管線系統和內裝系統做到和諧統一,而鋼結構本身具有總體輕,造價低,造型美觀,節能環保等優勢,加上裝配式的節省模板和工期短,優勢就更加突出。
鋼結構作為可循環使用的#綠色建筑#,它體現在建筑設計、施工、建造、拆除及異地重建的全過程。近幾年來,多項裝配式建筑政策密集發布,隨著人工費的上漲,考慮整體建筑的工期縮短、貸款期短、建筑物拆除和處理成本以及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產生的收益等因素影響,鋼結構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綜合成本將與混凝土建筑大體相當,甚至會更低。國家也明確鼓勵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同時積極推進鋼結構住宅和農房建設。
3月29日,住建部發布的《關于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指出,加快推行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標準,不斷提高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的比例,大力推廣應用綠色建材,推行裝配式鋼結構等新型建造方式。但目前多家建筑行業上市公司,以央企和地方區域龍頭主要建設領域還在“兩新一重”重大工程、城鎮化建設、區域一體化、生態園林建設等,而基礎設施、市政工程、農村建設和民生保障住房等多個領域少有具備裝配式建筑經驗和綜合能力的民營企業彌補市場空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