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很多人關注的綠色建筑,不由要先了解下智能建筑節能這一門新興科學,屬于綠色節能建筑中的一個分支,與原有專業分工不同,它包含建筑、施工、采暖、通風等許多專業內容,是許多專業學科邊緣交叉并結合形成的。
綠色建筑設計優化方法
建筑節能主要是兩個方面:一、主動節能,二、被動節能。無論是主動節能還是被動節能,建筑節能的關鍵在于提高能力效率,減少能源消耗為著眼點。智能建筑也不例外,業主建設智能化大樓直接動因就是在高度現代化、高度舒適的同時能實現能源消耗大幅度降低,以達到節省大樓營運成本的目的。依據我國可持續建筑原則和現階段國情特點,能耗低且運行費用最低的可持續建筑設計包含了以下技術措施:①節能;②減少有限資源的利用,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③室環境的人道主義;④場地影響最小化;⑤藝術與空間的新主張;⑥智能化。
綠色建筑評估方法
什么是綠色建筑?綠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選址、規劃設計、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過程)中,以最節約能源、最有效利用資源的方式,建造最低環境負荷情況下最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適的居住空間,達到人及建筑與環境共生共榮、永續發展。綠色建筑最終的目標是以“綠色建筑”為基礎進而擴展至“綠色社區”、“綠色城市”層面,達到促進建筑永續發展的目標。
綠色建筑,又稱為生態建筑,這意味著建筑不僅被作為非生命元素來對待,而更被視為自然生態循環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首先,在建筑體形和空間處理上盡量壓縮交通面積以減少不必要的空間浪費;其次,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風,保證主要工作空間朝向南或西南以爭取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第三,采用靈活的鋼框架結構,便于將來任何可能的空間和功能的調整;第四,設置了高反射率的屋頂,不僅由此降低了保暖及空調設備的能耗,還減少了產生城市熱島效應的可能性。
智能化技術是支撐綠色建筑的重要基礎
以建筑物為平臺,基于對各類智能化信息的綜合應用,集架構、系統、應用、管理及優化組合為一體,具有感知、傳輸、記憶、推理、判斷和決策的綜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環境互為協調的整合體,為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續發展功能環境的建筑技術。
從而實現建筑物的安全、高效、便捷、節能、環保、健康等屬性。
綠色建筑的運行管理1. 通過建立智慧工地云服務平臺,實現施工現場監管信息的統一存儲與管理,形成統一的數據庫。
2. 智能工地的實施方案,工地智能化管理可以降低事故發生頻率,對各種違規操作和不文明施工起到監管作用,還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從而促進城市的精細化管理,加速和諧社會的建設。
3. 由于綠色建筑的運營管理需落實在物業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綠色建筑的運營管理策略與目標需要在規劃設計階段就應確定,在運營過程中不斷改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