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要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王一新說,這為山西省加快推廣裝配式建筑、大力發展新型建材工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據。與傳統的現場澆筑相比,裝配式建筑的優勢顯而易見。交通運輸部今年7月發布的推進公路鋼結構橋梁建設的指導意見也明確提出,新建公路橋梁特別是大跨、特大跨徑橋梁鼓勵擇優選用鋼結構橋梁,對發展裝配式建筑明顯利好。
截至2013年底,全國裝配式建筑累計開工1200萬平方米㎡,2014年,當年開工約1800萬㎡,2015年,當年開工近4000萬㎡。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累計建設裝配式建筑面積約8000萬㎡,再加上鋼結構、木結構建筑,大約占新開工建筑面積的5%。
智庫建議:
一是,要利用好山西豐富的鋼、鋁、鎂等重要的建材資源推廣裝配式建筑,把資源優勢轉化為新技術開拓市場的動力。
二是,結合山西城市化進程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在一些政府工程的基礎設施項目上,開始試點裝配式建筑,通過政府的帶動把裝配式建筑推向市場。
三是,政府部門要做好頂層設計,打通發展“經絡”,創優各項服務。要以發展裝配式建筑為契機,帶動裝備制造業、鋼鐵、建材等行業的發展。
裝配式建筑較傳統建筑有哪些優勢?
裝配式建筑通俗地講,就是在工廠里生產出來房子的柱、梁、板、墻等部件,然后把它們運輸到施工現場,象搭積木一樣搭建成房子,實現以技術集成型的規;S生產取代勞動密集型的手工生產方式,以工業化制品現場裝配取代現場濕作業施工模式,與傳統建筑相比較,主要有以下優勢:
節能環保,減少污染
裝配式建筑循環經濟特征顯著。由于裝配式建筑是將生產好的預制件運送至施工現場將預制件進行裝配,因此建筑工地變成了預制構件的總裝車間,節省了施工現場大量腳手架和模板作業,節約了鋼管、木材資源。此外,由于構件在工廠生產,現場濕作業少,大大減少了噪音和煙塵,對環境影響較小。預制裝配式施工相比傳統現場施工工藝,企業生產PC構件時,可以節水80%、節材20%。施工現場采用PC工藝,不需要腳手架、竹木跳板、尼龍防護網等設施,減少了大量建筑垃圾、污水及揚塵。
保證工程質量
傳統的現場施工受限于工人素質參差不齊、作業環境變化較大等因素(如冬雨期施工),質量事故時有發生。而裝配式建筑主要采取以工廠生產為主的部品制造取代現場建造,工業化生產的部品質量更加穩定;以裝配式作業取代手工砌筑作業,能大幅減少施工失誤及人為錯誤,保證工程質量;有效提高產品精度,解決系統性質量通病,減少建筑后期維護費用,延長建筑使用壽命。
降低安全隱患
傳統施工大部分是在露天作業、高空作業,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裝配式建筑的構件生產在工廠進行,工藝流程、作業環境穩定,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安全隱患。
提高生產效率
裝配式建筑的構件由預制工廠按固定工藝流程、采用鋼模批量生產;現場安裝由專業隊伍通過現代化設備,嚴格遵循流程進行裝配。這種工廠成批量生產、現場施工實行高度機械化裝配的作業模式,大大提高工率、縮短工期。
降低人力成本
目前我國建筑行業勞動力不足、技術人員缺乏、工人整體年齡偏大、成本攀升,導致傳統施工方式難以維繼。裝配式建筑由于采用預制工廠生產,現場裝配施工,機械化程度高,減少現場施工及管理人員數量近10倍,節省了可觀的人工成本。
防震、抗火、隔音性能好
裝配式建筑具有防震、抗火、隔音效果好等一系列的優質特點。這些特點的取得主要依托于輕質、新型材料的應用,這在降低裝配式建筑自身重量的同時,也將不同的組成構件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因而不僅具有堅固性的特征,還具有了很好的柔性特征,從而提升了抗震能力。另外,裝配式建筑的材料均具有較好的耐火性能。
增加建筑面積
傳統建筑物建筑面積使用率一般為75%左右,而裝配式建筑使用率可達80%-90%,增加使用面積8%-12%。
山西省裝配式建筑發展現狀如何?
山西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發展尚處于初始階段,尚未形成建筑產業現代化標準體系,單體建筑預制裝配化率與我國其他同等省份相比較低,以骨干企業為核心的產業鏈有待形成,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發展尤為緊迫。
《山西省“十三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提出,積極推進延伸綠色建筑產業鏈,推行建筑結構件、部品、部件的標準化。2016年8月21日山西省委、省政府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的30%。
山西省發展裝配式建筑有哪些機遇和優勢?山西當前正加快城市化進程和新型城鎮化步伐,建筑市場很大,裝配式建筑可以“大展身手”,新建材產業也有用武之地。
另外,豐富的鋼、鋁、鎂等重要的建材資源,山西“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對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新型建材產業非常有利。在抓發展的政治生態下,山西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新型建材工業,可謂既有廣闊的市場,也有深厚的資源。
山西當前正在鞏固發展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新產業新動能,在重點發展的七大新興產業中,新型建材舉足輕重,前景可期。
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推進公路鋼結構橋梁建設的指導意見也明確提出,新建公路橋梁特別是大跨、特大跨徑橋梁鼓勵擇優選用鋼結構橋梁,對山西發展裝配式建筑明顯利好。
發展裝配式建筑對推動我省建工行業轉型升級有哪些意義?
建筑業長期以來都是粗放式管理模式,企業技術水平、檔次差距不大,技術特點、特色不明顯;競爭建立在低層次的價格競爭上。隨著“用工慌”現象的越來越突出,通過降低勞動力成本來提高建筑產品競爭力的發展空間也已經在逐漸縮小,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正在失去,而且呈現加速狀態。因此實現轉型升級、提高競爭力是企業目前面臨的重要任務。
發展裝配式建筑,實現建筑產業現代化,就是以新型建筑工業化為核心內容的產業革命,是以技術集成型的規;S生產取代勞動密集型的手工生產方式,以工業化制品現場裝配取代現場濕作業施工模式,實現生產工廠化、施工裝配化的綠色建造。
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新型建筑工業化,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和綠色理念的建筑產品工廠化預制、裝配化施工;是我國建筑業發展低碳經濟、提高工程質量、培育產業隊伍、提升產業水平的必由之路,對我國傳統建筑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能夠有效推動社會經濟增長,帶動建筑業全產業鏈的發展,同時帶動裝備制造業、鋼鐵、建材、等行業的發展。山西建工集團建設“建筑產業現代化園區”是推進供給側改革、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消化吸收工業廢料及過剩產能的必然選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