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綠色建筑總面積達1110萬平方米,每年節能約3.2萬噸標準煤,減少碳排放約6.8萬噸,相當于再造309公頃森林;年節約用水約69萬噸,相當于260個標準游泳池。這是筆者從海淀區住建委了解到的。
位于海淀區的青棠灣項目既是本市第一批綠色居住區試點項目之一,也是本市第一個集三星級綠色建筑與LEED-ND(綠色社區)雙標認證的公租房項目。此外,西北旺新村C2地塊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項目、西三旗1813-L02、L03地塊公租房項目、唐家嶺回遷安置房項目、田村定向安置房的綠色居住區等一批綠色建筑項目也在穩步推進。
海淀區率先在全市建立“綠色建筑預評審制度”,依托高新技術企業、高等教育院校、高精人才聚集的突出特點,不斷探索綠色、生態、低碳新技術應用,大力推廣太陽能光熱系統及太陽能光伏系統,并在適宜地區應用地源熱泵技術。在完善政策體系、推動新能源新技術運用的基礎上,全區形成了以“綠色居住區、綠色生態示范區、綠色村莊”為抓手的“三位一體”綠色建筑推廣模式。
目前,海淀區已在全市率先探索推廣綠色居住區概念,以綠色、智慧技術為支撐,以先進的管理為手段,達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高效運行,為住戶提供環境優雅、生態平衡和生活便利的居住環境。
上一篇:
下一篇: